到1何借香港高地指南如势科实现创业创新从0
记得去年10月那份《香港虚拟资产发展政策宣言》发布时,整个行业都为之震动。作为深耕金融科技领域多年的观察者,我亲眼见证了香港这座国际金融中心如何以开放姿态拥抱Web3浪潮。如今一年多过去,香港的Web3产业政策已经形成清晰的演进轨迹。 政策推进就像一场精心编排的交响乐: 第一乐章 - 2022年10月,港府高调宣布打造全球虚拟资产中心,这就像给整个行业打了一剂强心针。 第二乐章 - 今年初5000万港元的专项资金投入,加上Web3.0协会的成立,让创业者们看到了真金白银的支持。 第三乐章 - 6月成立专门小组,监管框架逐步完善,让合规运营成为可能。 最让人振奋的是,现在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已经被正式纳入金融服务业版图。这意味着什么?举个例子,像太平洋保险这样的传统金融机构已经开始在香港试水加密领域,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。 作为香港科技创新的心脏地带,科学园对Web3企业的吸引力体现在三个方面: 1. 真金白银的资助从10万港元的种子资金到480万港元的企业加速计划,资助额度层层递进。我认识的一个区块链团队去年通过IDEATION计划获得了第一桶金,现在已发展到十几人的规模。 2. 人才支持体系香港本地员工可获得最高3.2万港元/月的薪资补贴。更诱人的是,通过专才计划,内地员工7年后可获得香港永居身份。不过要注意,这种绑定式的人才引进需要企业保持良好运营。 3. 完善的配套设施23-25港币/平方尺的租金,相比中环动辄上百的写字楼价格,对初创企业相当友好。但要注意,科学园更青睐技术驱动型企业,研发团队必须占半数以上。 根据我的观察,很多申请者常犯两个错误: 一是低估了评审对技术含量的重视。建议提前准备详细的技术路线图和研发计划。 二是忽视了面试的重要性。10分钟的演讲要突出项目创新点,问答环节要展现出团队的执行力。 最近有个有趣的案例:一家做NFT基础设施的团队,在申请时重点突出了他们在零知识证明领域的技术突破,最终成功获得了企业加速计划的资助。 作为曾经的国际金融中心,香港正在Web3时代寻找新的定位。虽然目前已有HashKey等10余家机构申请VASP牌照,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。 政策扶持只是第一步,能否培育出真正具有全球竞争力的Web3企业,还需要看创业者们如何把握这次机遇。毕竟,在区块链这个领域,技术和创新才是永恒的通行证。政策红利:香港Web3发展的三级跳
科学园:Web3创业者的理想栖息地
申请攻略:避开那些"隐形门槛"
展望:香港Web3的未来图景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70后创业者的坚守:在AI与加密革命中寻找第二春
- Shiba Memu逆市突围:370万美元预售背后的秘密
- FTX崩盘调查:SBF如何亲手毁掉自己的加密帝国
- Bigtime代币暴涨500%背后:一场精心设计的金钱游戏?
- 粉丝经济2.0:当情感连接遇上区块链技术
- 区块链晨报:银行宕机、虚拟博物馆与AI新动向
- Lido真会成为以太坊的阿喀琉斯之踵吗?听听业内人士怎么说
- 以太坊2000美元魔咒:资深玩家眼中的瓶颈与机遇
- 以太坊的十字路口:一位老韭菜的亲身体悟
- BIGTIME:熊市中的潜力黑马,能否成为下一轮牛市引擎?
- Telegram生态崛起:OpenTele如何重塑加密交易体验?
- 在鱼市徘徊:加密寒冬中的抄底哲学
- 狗狗币的生死时刻:跌穿0.25美元后,是抄底良机还是深渊陷阱?
- 当数字身份遇上区块链:MetaUser DAO带来的革命性改变
- 柴犬币巨鲸异动:353%交易暴增背后的市场暗流
- 币圈风云再起:BTC重拾信心,XLM与QUBE异军突起
- Worldcoin:一场关于普惠金融的革命实验
- 玩NFT也要交税?加拿大税务专家告诉你这些坑千万别踩
- 以太坊基金会大额套现背后:是危机还是机会?
- 揭秘COTI代币:这个低调的黑马凭什么冲上热搜榜?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