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管理革命钱袋开始子接管你的算法风险
说实话,每次看到DeFi领域那些动辄几个亿的资金被DAO组织像开茶话会一样讨论来讨论去,我都捏把冷汗。最近有个叫B.Protocol的项目打算给这事儿来个技术革命——他们想用智能合约来接管风险管理这个烫手山芋。
DAO治理的美丽与哀愁
现在DeFi圈子里DAO治理火得不行,2300多个注册DAO管理着177亿美元的资产,听起来挺民主挺公平对吧?但实际操作起来简直像在看一场政治真人秀——决策慢得像蜗牛,各种利益集团勾心斗角,时不时还爆出点信任危机。我就见过一个DAO投票修改参数,愣是讨论了三个礼拜还没结果,期间代币价格都腰斩了。
B.Protocol的生态负责人Eitan Katchka跟我说:"你发现没?现在DeFi里就剩风险管理还在靠人工拍脑袋决定。"他们开发的这套系统就像一个24小时不睡觉的风险分析师,实时监测贷款价值比、DEX流动性这些关键指标,用算法算出最优解。
现实中的尴尬案例
说到这儿不得不提Aave那个著名乌龙。去年Curve创始人Michael Egorov拿CRV抵押借了6400万美元,风险管理公司Gauntlet建议采取措施降低风险。结果呢?DAO内部吵得不可开交,最后把专业建议给否了。这事儿让我想起去年参加的某个DAO会议,光是为了决定要不要调整0.5%的利率,二十多个代表硬是开了六小时会。
B.Protocol的想法是:与其让一群人在Discord里打口水仗,不如让算法给出客观评估。毕竟代码不会收黑钱,也不会为了政治立场妥协。他们的风险预言机完全开源,谁都能查代码,这可比某些暗箱操作透明多了。
反对者的声音
不过Synthetix的匿名高管Millie给我泼了盆冷水:"你当风险管理是过家家呢?"他们斯巴达委员会经常否决Gauntlet的建议,因为"光靠模拟器那几个数字根本不够"。Millie给我讲了个惊险故事:2022年要不是社区成员Spreek强烈反对,Synthetix差点就上了LUNA的贼船。结果三个月后,LUNA暴雷带走了400亿美元——这要真交给算法判断,说不定现在坟头草都两米高了。
从小鱼小虾开始试水
B.Protocol倒是很务实,他们没指望立刻说服Aave这些巨无霸。"我们打算从二三线借贷平台入手,"Katchka坦言。这招确实聪明,现在很多小协议就是把Aave的参数复制粘贴到新链上,完全不顾流动性差异。我就见过一个团队在Polygon上照搬以太坊的参数,结果清算时滑点高得吓人。
说到底,这场算法与人类的风险管理之争,本质上是在探讨DeFi的治理边界。就像我常跟团队说的:代码能解决效率问题,但有些判断真的需要人性的温度。不过话说回来,看着现在DAO里那些没完没了的扯皮,也许让机器来当这个"坏人"也不错?
(责任编辑:案例)
-
2025数字支付革命:当U卡遇上你的钱包,钱突然变得会生钱了
作为一名长期观察金融科技行业的从业者,我不得不说,这两年数字支付的发展速度简直让人瞠目结舌。还记得2017年我第一次接触比特币支付时那种又爱又怕的心情,现在看看满大街的加密支付应用,真是恍如隔世。一、数字支付不再是极客玩具说实话,我第一次听说"加密支付市场规模突破700亿美元"时,差点把咖啡喷在显示器上。这个数字去年还在300亿徘徊呢!更惊人的是,预计到2027年这个市场将飙升至2500亿美元,相... ...[详细]
-
作为长期关注区块链发展的行业观察者,我对Vitalik Buterin关于公共物品资助的见解感到由衷钦佩。在最近的访谈中,这位以太坊创始人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极具前瞻性的构想:如何构建去中心化且可持续的公共物品资助生态系统。公共物品为何如此重要我清楚地记得Vitalik在访谈中那段令人深思的开场白:"公共物品就像阳光和空气,一旦创造出来,所有人都能受益。"这个比喻完美诠释了公共物品的本质特征。在以太坊... ...[详细]
-
说实话,看着今天的区块链行业,我的心情相当复杂。作为一个从2017年就开始关注这个领域的老兵,我不得不说目前的状况令人失望。我们整天在争论L1、L2这些基础设施,却忽视了最根本的问题——这些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实在太糟糕了。为什么当前的区块链技术难当大任想象一下,现在市面上有几百条区块链网络在运行,但除了制造大量毫无价值的交易外,几乎没有看到任何实质性的应用落地。这就像是在19世纪建造了无数条铁路... ...[详细]
-
记得第一次听说狗狗币的时候,我和大多数人一样觉得这就是个网络笑话。谁能想到,当年那个柴犬表情包启发的数字货币,如今竟成了投资圈的热门话题。Meme币的发展轨迹简直比过山车还刺激,从一个玩笑变成了一种让人又爱又恨的金融现象。Meme币的魔幻现实主义说实话,每次看到新的Meme币诞生,我都忍不住感叹互联网的神奇。它们大多诞生于Reddit论坛或者推特上的某个突发奇想,靠着病毒式传播的meme文化火速出... ...[详细]
-
最近比特币的走势真是让人眼前一亮!在三次下探25300美元后终于站稳脚跟,现在一路冲高到26450附近。这个突破可不简单,不仅越过了9月初的开盘点位25940,还突破了前高26150。作为一个经历过几轮牛熊的老韭菜,我得说这个信号确实值得关注。9月的阴霾可能要散了,10月的月线很可能会迎来反转。新币种的机会在哪里?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:HOOK和HFT这些次新币已经开始领涨了。这让我想起201... ...[详细]
-
说实话,最近的行情真是让人又爱又恨。比特币和以太坊就像两个调皮的孩子,在高位不断玩着"你来追我"的游戏。作为在这个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,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些实在的观察和心得。当前市场环境分析记得前两天有位刚入市的朋友问我:"为什么价格总是上上下下,就是不肯给个痛快?"我笑着告诉他,这就是典型的震荡行情啊!就像我们小区门口那家面包店的面包价格,总是在15-20元之间来回波动。现在的加密市场也是这个道... ...[详细]
-
这事儿可真够戏剧性的。就在上周五,一群被苹果"套路"已久的消费者终于坐不住了,他们联名把这家硅谷巨头告上了加州法庭。说实话,看到这份58页的诉状时,我都不禁摇头——苹果这次玩得确实有点过火。支付市场的"隐形围墙"你知道最讽刺的是什么吗?我们每天都在用的Venmo和Cash App,表面上看起来是独立的支付工具,背地里可能早就和苹果达成了某种"君子协定"。诉状里说得明明白白,这些主流支付应用被禁止整... ...[详细]
-
最近在研究去中心化金融赛道时,dYdX这个项目让我眼前一亮。作为一个深耕区块链估值多年的分析师,不得不说dYdX正在上演一场华丽的转型大戏。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这个项目的核心价值。技术升级带来质的飞跃记得去年还在和朋友讨论dYdX v3版本的一些局限性,没想到他们的开发团队这么给力。10月底发布的v4版本简直是个分水岭式的创新——从以太坊二层网络迁移到Cosmos生态的独立区块链,这个决定相当大胆。我... ...[详细]
-
作为在矿圈摸爬滚打了多年的老矿工,这些天经常被问到STT挖矿到底值不值得入手。说实话,现在市面上各种挖矿项目鱼龙混杂,但像STT这样能在5个月内回本的确实不多见。今天就和大家掏心窝子聊聊这半年多来的真实体验。1. 第一手成本账本记得刚开始接触STT挖矿时,最让我犹豫的就是投入产出比。一台HashMax矿机标价1500刀,乍一看不算便宜。但对比其他POW项目动不动就要两三年的回本周期,这个数字就显得... ...[详细]
-
最近这两年,以太坊的第二层扩展方案真是热闹非凡。从Arbitrum、Optimism这些乐观汇总(Optimistic Rollup)选手,到Polygon ZK-EVM、Linea、ZK-Sync这些零知识证明技术的拥趸,大家都在为提升以太坊的性能绞尽脑汁。但说实话,第二层远不是终点。越来越多的业内专家开始意识到,应用链(Application-specific chain)或者说第三层网络,才... ...[详细]